科技汇聚,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
2021-04-02
admin
admin
0浏览
1月13日,长沙晚报对湖南省政协委员印遇龙进行了采访。“粮安天下,种铸基石”“湘江以西、浏阳河以东均属省会长沙的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区。”印遇龙建议在浏阳河以东建设隆平农业科技新城,构建“北有中关村,南有隆平城”发展格局。
读了印遇龙关于《在浏阳河以东建设隆平农业科技新城》的建议,“农业科技界要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和强劲动力”的话,终于崩出脑际,倾于键盘。
笔者曾赤脚行走于南方农村水田60余年,早已深切地感觉到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日益变化,丰富多彩。在农耕社会,依靠人力畜力、自给自足的广大小农,无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和推动力,但随着农耕社会向工业化、城市化社会的转变,党和政府以及资本技术土地的持有者、农业经营者,都毫无疑义地构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和推动力。所以,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把科学技术置于第一生产力的地位,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词就是“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”,下决心要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,突破体制机制障碍,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,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,为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。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最近接受记者专访时说,农业的发展,“一方面要靠科技,二方面要继续调动农民的积极性,三方面要结合市场,而它的整个基础还是要整个政府来因势利导相辅相成”“回顾70年的发展,总的来讲,要尊重农民的积极性,要依靠市场,要依靠科技,要发挥政府有为的作用,就能够成功破浪前进”。林毅夫教授的这些话,就不是单一地只把农民作为农业农村的主体和动力,而是把农民、科技、政府等都看成相辅相成的主体和动力。
在印遇龙院士的建议中,浏阳河以东地区拥有袁隆平等5位院士、2000多名副高以上的专家,25家高校科研院所;聚集中信农业生物、隆平高科、湘茶集团、华智生物等种业产业链核心企业82家,聚集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0多个,并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,根据规划,预计到2025年基本完成隆平农业科技新城建设,城内集聚农业全产业链企业1万家,形成6至8个百亿农业细分产业集群,区域总产值达2000亿元,成为国内外特色鲜明、影响深远的产城融合发展标杆。
应该说,若能得到有效的组织,让印遇龙院士心中这一批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和强劲动力,延伸到全省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上来,已近消逝的“湖广熟、天下足”的声望将超越历史,再现于世,永远辉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