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金融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
2021-04-01
admin
admin
0浏览
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,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,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这是“三农”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。
业内人士指出,“十四五”时期,优先发展农业农村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是重要支撑。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、农村合作银行、农村信用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。据中国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,2020年11月,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达41.59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9%,占银行金融机构13.3%的比例。农村金融机构既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,也是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。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效率和水平,已在政策上十分明确。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-2022年)》明确提出,“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,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”。
2020年以前,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脱贫攻坚。农村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优先满足精准扶贫信贷需求,新增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,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。农村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,积极创新区域特色金融扶贫产品,满足各地扶贫企业和贫困户差异化的金融需求,切实减轻农户负担。
脱贫攻坚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。“三农”领域仍是金融服务的主要短板,存在金融供给结构不合理、供给效率不高、供给适应性不强等情况,有的地区存在城乡之间信贷资源失衡问题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在改变农村面貌,催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,亟待农村金融机构投入更多金融资源。
金融服务支持乡村振兴,须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,明确定位,深耕本土,专注主业。近年来,少数农村金融机构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,偏离主业,出现了“抓大放小”“离农脱小”的倾向。有的农村商业银行存在盲目扩张倾向,热衷“跑马圈地”,向大银行的经营模式靠拢,信贷资源投入“三农”和小微企业的力度不够。由此,导致个别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增大,有的银行不良贷款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这些涉农金融机构不姓“农”的倾向以及风险控制问题,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。银保监会曾发文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回归县域法人机构本源,专注支农支小信贷主业,明确规定原则上机构不出县区、业务不跨县区。应该说,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,是解决农村“贷款难、贷款贵”的关键。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,是对“三农”的金融资源投入的有力保证,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服务效率与能力上。
农村金融机构与乡村振兴休戚相关。惟有农村兴旺、农民走向富裕,农村金融机构才有赖以发展的基础,才有良好的经营效益与优质资产质量。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感与责任感,主动在创新上做好文章,主动在服务提升上下功夫。
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模式,创新农村金融服务,多措并举发挥金融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作用。以机制创新、产品创新、服务创新为主要抓手,大力发展普惠金融,提高服务“三农”的反应能力。要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,加大信贷投放力度,推出特色金融产品,匹配最适合的“三农”金融服务。要将信贷资金用在“刀刃”上,不仅满足农村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,而且要致力于推进加快农业转型升级。加快服务“下沉”,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提高普惠贷款授信覆盖率。结合各地区经济结构,提供差异化、特色化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,不断健全符合地方特点与产业结构的农村金融体系。通过服务创新、模式创新等手段,优化完善支付和服务渠道,让农村获得更优质的服务,满足“三农”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。
农村金融还应顺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潮流,由过去线下服务为主向未来线上服务转化,应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技术手段降低融资成本,简化服务手续。通过科技创新带动金融创新,有效盘活“三农”存量资产,解决好抵押担保难问题,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。